電弧爐是以電極端部和爐料之間發生的電弧為熱能進行煉鋼的設備。電弧爐技術的發展是在采用高功率的基礎上發展直流電弧爐、爐底供氣攪拌及爐底出鋼。電弧爐由爐頂、爐壁、爐底和出鋼槽組成。
電弧爐煉鋼
電弧爐頂普遍采用高鋁磚砌筑,氧化鋁含量在75%-85%之間,與硅磚比較,高鋁磚的特點是耐火度高、抗熱震性好、耐壓強度大。由于國內礬土資源豐富,高鋁磚已經成為電弧爐頂用的主要耐火材料,壽命約為硅磚爐頂的2-3倍。隨著大型超高功率電爐的發展,高鋁磚的使用壽命也在下降,導致進一步采用燒成或不燒鎂磚和鎂鉻磚等堿性磚。也可采用商家澆注耐火預制件吊裝,于普通砌筑爐頂相比具有施工方便,整體性好,抵抗電弧輻射能力強,耐急冷急熱性能等優點。
二、爐壁用耐火材料
爐壁分為一般爐壁、渣線區和臨近電弧的熱點部位。一般爐墻主要采用鎂磚、白云石磚和方鎂石磚砌筑,也有使用不燒鎂質堿性磚和瀝青結合鎂質和白云石質搗打料的。超高功率或冶煉特殊鋼的電弧爐爐壁則使用鎂鉻磚和優質鎂磚砌筑。
渣線區和熱點部位為爐壁的薄弱環節。由于爐壁的壽命主要取決于熱點部位的損壞程度,因此該部位的爐襯要特別重視,早期多采用鎂鉻磚砌筑,壽命達100-250爐次。現在廣泛采用鎂碳磚砌筑,其能顯示出優異的耐高溫和抗渣性能。壽命明顯提高,達300多爐次。
為使爐壁損壞趨于均衡,延長壽命,爐墻也采用鑲砌水冷箱或水冷套措施,其內表面噴涂一層耐火涂料,使掛渣形成保護層,可有效降低耐火材料的單位消耗,但對應的能耗有所增加。
三、爐底用耐火材料
爐底和堤坡構成融池,是盛裝爐料和鋼液匯集的部位。當爐底內襯與熔渣和氧化鐵反應生成變質層后,在還原其間還可因其中某些組分的還原而變得疏松,常因鋼液侵入而引起漂浮。因此該部位的砌體或打結內襯應具有整體性能均勻、砌筑嚴密、高溫性能好、強度大、耐侵蝕、耐沖刷、抗熱震性好、體積穩定的優點。
打結內襯選用良好的鎂砂或電熔鎂砂,施工時注意各層的銜接咬合,各層厚度和密度力求一致,搗打層下有工作層與永久襯,工作層選用焦油瀝青結合鎂磚砌筑,永久襯多采用鎂磚砌筑。在堤坡上部的渣線部位,由于熔渣侵蝕嚴重,多采用與爐墻熱點部位相同或類似的襯磚,如熔鑄鎂鉻磚或再結合鎂鉻磚砌筑。選用鎂碳磚使用更佳。
四、出鋼口用耐火材料
現在使用的爐底偏心出鋼口出鋼法,將爐體由傾動式改為固定式,在爐底偏心位置設置出鋼口代替出鋼槽。其優點是:取消傾動設備,擴大水冷壁面積,緩和爐襯損壞,適當地降低了出鋼溫度并縮短出鋼時間,從而降低了成本。偏心出鋼口磚為瀝青浸漬燒成鎂磚,管磚采用樹脂結合碳含量為15%的鎂碳磚,端部磚為樹脂結合碳含量10%-15%的鎂碳磚樹脂結合碳含量為15%的ALO-C-SiC磚,為使出鋼順利,常采用橄欖石為基質的粗砂為引流料。